【案例导读】
都说孩子的钱好挣,就连初中水平的工人都敢办中学!他到底是怎么糊弄善良的家长的呢?……
【案例正文】
自称为“清末著名私塾先生张开群之长孙”的张世春,原是徐州电业局的一名停薪留职工人,文化程度初中,后来上过一年电大,也没有学到什么东西。1976-1978年,他一度当过徐州市第三中学的工人教师,那是一种操作技能一类的课程,所需的知识要求是极为有限的。
1992年,张世春申办“张世春私立中学”,有关方面根据他的办学条件,否定了他的申请。他见正道不行,就来歪道。1992年11月,他在没有得到任何批准的情况下,擅自成立了“徐州第一私立中学”。
1994年3月,“徐州第一私立中学”又成为“世春中学”。这家中学在徐州大做广告,宣布招收“清华大学少年预科班”学生12名,条件是小学五年级、1982年出生、健康和聪明的儿童(更多骗术预防 www.rsdu.cn/books/pianshu/ ),他保证“辅导28个月后参加少年班考试,将孩子培养成名副其实的跨世纪科技少年精英。”徐世春还在广告中谎称经过他辅导的1000多名学生,有17名升入大学,200名考入重点高中、中专和技校。
不久,张文艳、王艳、张令凯、朱澎四名孩子的家长受到广告诱惑,把孩子送进“少年班”,同时每个孩子交纳了2万多元的学杂费。经过张世春的“精心调教”,到了1995年8月,这4名学生被送到徐州求实中学,学校对他们进行初中升高中的摸底考试,结果数、理、化、语文、英语五门功课,4名学生的平均成绩不到33分。